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繼往開來、開啟充滿光榮和夢想新征程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為我們開創新的事業指明了方向。
2022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傳承紅色基因,服務國家戰略,深入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學校事業發展,在黨建思政、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國際交流、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扎實工作成效。為全面展現學校一年來取得的發展成績,我們盤點梳理了年度重大事件新聞報道,推出北京外國語大學2022年十大新聞。
一、學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北外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推動全校師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全校師生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



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研究貫徹落實舉措,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六個方面、十六項具體舉措。各基層黨組織靈活創新學習形式,持續提升學習實效。學校通過各類媒體平臺大力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專題網站,策劃優質網絡內容,形成強大正面輿論;成立宣講團,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設立專項課題,深入開展研究闡釋,著力推動“大思政課”建設,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發揮多語種優勢,助力黨的二十大精神全球傳播。全校上下凝聚思想共識、激發奮進力量,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推動學校平穩較快高質量發展。
二、扎實做好疫情防控 守護師生健康安全

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學校黨委堅決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教育部黨組、北京市委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成立防控專班,采取有力舉措,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守護師生健康安全。

疫情應急處置期間,學校黨委果斷決策,教職工住校值守,醫療服務及時,后勤保障到位,認真講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課”。學校始終把學生放在校園正中央,把師生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時回應學生關切,黨委書記、校長發出《致全校師生的一封信》,為學生發放愛心水果。全校師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履行個人疫情防控責任,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三、學校圓滿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服務保障任務


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北外派出900余名師生參與冬奧志愿服務,是派出專業志愿者人數最多、服務場館覆蓋面最廣的高校。
賽事期間,北外積極運用多語種、多渠道、多形式向世界講好北京冬奧故事,全力做好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各項志愿服務工作。北外師生志愿服務故事得到海內外媒體積極報道,央視《新聞聯播》等對多語言呼叫中心進行報道,受到廣泛關注。北外冬奧志愿服務團隊、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多語言呼叫中心分別榮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先進集體”稱號。北外冬奧志愿者劉志鵬、葉紋笑宇分別榮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先進個人”稱號。
四、北外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公布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入選第一輪“雙一流”建設的基礎上,再次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建設學科為外國語言文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共有147所高校入選。
五、北外亞洲學院非洲學院第二教師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2022年3月10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名單,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非洲學院第二教師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建設周期為2年。
亞洲學院非洲學院第二教師黨支部成立于2000年,現有黨員32人,主要由朝鮮語、土耳其語、波斯語、孟加拉語、泰米爾語、希伯來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祖魯語、阿姆哈拉語、馬達加斯加語亞洲非洲地區研究專業教師組成。黨員構成呈現出覆蓋亞非語種廣、涉及學科多、年輕化、高學歷、學術潛力大等特點。該支部于2020年7月獲批建設北京外國語大學首批“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2021年7月獲評北京外國語大學“先進黨組織”,其“發揮語種學科特長,助力亞非團結抗疫”疫情故事匯作為典型案例入選2020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四個一”行動。
六、北外“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2年1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公布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通知》,全國共計200個教師團隊獲批。北外“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教師團隊”入選,是北外繼“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教師團隊”入選后再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殊榮的團隊。
北外是國內最早開始探索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高校,來自4個一級學科的16名專家學者作為主要成員組成的“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教師團隊”在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和團隊建設等方面取得突出工作實績,構建了一支厚植紅色基因、自覺服務國家戰略的跨院系、跨專業教學科研團隊,在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方面成效顯著。
七、北外著力推動區域國別學建設


作為國內最早致力于推動國別區域跨學科研究的高校,2022年,北外積極服務國家戰略,著力加強推進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助力中國參與全球治理。
2022 年4月29日,全球區域國別學共同體(CCAS)啟動儀式暨學科發展論壇在北外舉行。全球區域國別學共同體是全球外國語大學聯盟(GAFSU)發起的,由來自181個國家、覆蓋100多種語言的學者,秉持“增進國際理解,共創美好未來”理念,形成的國際學者學術網絡。10月23日,為推動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與發展,構建中國特色區域國別學學科體系、知識體系、話語體系,探索區域國別研究和全球治理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能力,北外聯合全國多所高校倡議成立“中國區域國別學共同體”。
八、北外積極構建國際傳播新格局

2022年,北外發揮自身優勢,匯聚各方力量,深化中外交流,加強學術研究,積極構建國際傳播新格局。


2022年5月28日,北外在國內首發國際傳播能力系列指數方陣,通過更科學、更立體、更量化的國際傳播研究路線,從話語能力、主體合力、行動效力等方面為國際傳播能力研究與實踐貢獻力量。8月26日,《國際儒學》英文版在北外創刊發布,為各國從事儒學及傳統文化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搭建思想創新與交流研討的平臺。10月29日,北外舉辦中國國際傳播學科建設研討會暨國際傳播分會籌備會,探討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國際傳播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以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國際傳播分會建設等重要問題。11月10日,2022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論壇在北外舉行,論壇圍繞“新時代中華文明國際傳播與中外文明互鑒”這一主題,探尋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之道,以文明對話共商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九、《理解當代中國》系列教材、《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英文版出版
2022年,北外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出版《理解當代中國》系列教材、《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英文版,引發熱烈反響。

《理解當代中國》多語種系列教材,包含10個外語語種和國際中文共43部,涉及讀寫、演講、翻譯等不同課程類型,覆蓋外語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語言類專業留學生,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有機融入外語專業教育教學。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英文版由教育部組織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旨在更好地翻譯宣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在國際社會傳播中國教育發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人民網、學習強國等媒體平臺對該書進行了報道。
十、北外在新疆成立教師社會實踐基地、天山研究院


2022年7月7日至10日,北外在新疆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分別揭牌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社會實踐基地”。未來北外將定期選派教師赴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教師的家國情懷,拓展教師視野,增強教師理解中國的能力,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

7月9日,北外與克拉瑪依市委宣傳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簽署合作協議,聯合籌建天山研究院。研究院將堅持學術發展與智庫建設雙向發力,積極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精心打造學術品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治邊穩疆”和“建設美麗新疆”提供決策建議,將研究院建成文化潤疆工程實施的高水平智庫平臺,做出更多符合時代需要、符合國情、符合新疆發展需求的高質量研究。